![]() |
人類的生命源于水,但卻和質地堅硬的巖石結下了不解之緣。為了躲避野獸的襲擊,為了避風遮雨,人類最初不得不住在山石構成的洞穴里。舊、新石器時代,人類用石塊相互打磨成工具,用來獵取動物和防身。當時,人類還沒有萌生審美意識。隨著物質的不斷豐富,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不斷提升。人類把石器的造型按照自己的意愿打制得美觀而實用,把石塊打磨成形態各異的造型石,或把玩或裝飾。 人類還把自己的生活情景和動物的形態刻畫在山體的石壁上,以表達自己的感受,同時也是為了欣賞。由此,審美意識萌發而拓展,石刻藝術也從此而誕生。這就說明了人類的石雕藝術源遠流長,早在舊、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。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土地上,石雕技藝尤其高超和發達,大量的石雕作品,證明了中華民族不愧是一個石雕藝術的望族,其造詣完全可以同擅長雕塑的古希臘先民相媲美。 中國石雕藝術源遠流長,享譽中外。中國石雕藝術美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石雕藝術美相比較,即使是同一審美特征,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,它顯示著華夏民族自己的思想觀念和審美理想;尤其是滲透著禪宗、儒家思想和老莊哲學思想。這成為中國古代藝術家們創作的規范,它要求一切藝術創作都必須具有“成教化、助人倫”的功能,即陶冶人的性情,凈化人的思想,振奮人的精神,并以“溫柔敦厚”、“中睿外朗,儀正容直”、“瘦削飄逸、恬淡灑脫、秀骨清相”為美。 中國有四大石雕之鄉,他們是溫嶺石雕、惠安石雕、青田石雕、河北省曲陽石雕。 |